集团新闻
当前位置:黄许职中 >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     

【四川政协报】职教之花点亮大凉山的希望

发布者:四川现代教育集团 发布时间:2016-07-11 09:00 阅读:

--走进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川滇交界处,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人口近500万人,是四川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10多个世居民族。凉山州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在凉山,贫困是一个标签。曾引发广泛关注的“最悲伤的作文”,是凉山州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贫穷和恶劣的自然环境,阻碍了大凉山的孩子们读书受教育的机会。

2015年8月,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凉山州指导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作为“四大片区”之一的大小凉山彝区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省委高度重视,并提出在优先发展民族教育上抓突破,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与普通教育类型相比,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升,契合了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贯彻“四个全面”的背景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扶贫。

历史渊源

早在2008年,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苏华在考察大小凉山地区时发现,这里之所以落后,除受地理位势影响外,与发达地区相比,其教育的严重滞后更是制约凉山发展的瓶颈障碍。要扶贫,先扶智!苏华认为加大对凉山教育,尤其是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与投入是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有力保障。他的想法,也得到了时任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省政协委员林强的积极支持,他与苏华亲赴凉山,为其牵针引线。之后的两年间,苏华先后在会理、西昌办起了两所拥有上万人的中等职业学校——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和会理现代职业技术学校。2015年,他投资举办的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又在美丽的西昌落地生根。

建院之初,一批来自川内高校的专家与省教育厅的领导就给这所民族学院把脉领航,并定位在“应用技术”这个富含时代标签的坐标上。与此同时,学院党政班子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坚定“不走寻常路,敢为天下先”的决心,守望“应用立校、技术为本、学以致用”的大学核心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立德树人、系统培养、多元成才”的育人之路,着力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综合培养。通过3年的基础性提速建设,把学院建设成一所具有应用技术性专科内涵和校企合作型民族特色的高职学院。

四川应用职院的前身,是一所在凉山州有着40多年办学经验的中职院校,其积淀了丰厚的教学底蕴,为祖国各条战线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术人才,这也为学校从中职顺利转型为高职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环境设施

徜徉在校园里,让人感受到井然有序的现代化职教氛围:教学楼里书声琅琅,钢琴房里弦歌不辍,实训车间机器轰鸣,社团活动精彩纷呈……

一幢幢错落有致的红墙高楼为学子们上课、实训、阅览、休闲提供了一流的学习生活环境。标准的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在蓝天白云和青青花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和谐诱人。

为满足来自川内不同大学生需求而开设的8大系,涵盖学前教育、电商、旅游、机械、汽车、珠宝等14个热门专业,让一批批志存高远的学子在这片热土上吮吸精华、自由翱翔……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校时为之高标准配备的数控、车工、钳工、焊工等机床设施,其资产就达1000多万元。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先后投资的上千万的生产型机器设备,为学子们遨游电子世界作了充分的物质准备。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热爱并有意将来涉足汽车行业的大学生们动手动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电子商务、学前教育等备受学生和家长热捧的专业,在这里也为同学们的数字化学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先进的教学设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手段,很好地阐释了“教室与车间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的新时代职教理念。

教师 教学

学院要发展,教师是灵魂。四川应用职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内培外引办法,实现了“专家办学、双师共育、企业实践、联动发展”的师资构建体系。他们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以及《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为指导思想,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服务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站在“培养学生三年,奠基学生一生”的责任高度,规范办学行为,细化教学要求。

每个人都是棵开花的树,这是四川应用职院老师们的共识。一直以来,学院倡导“以科学理念主导发展”;每年在新生入学后,他们都要专门组织教师讨论“如何教好本届三专分数的高职生”问题,进而因校制宜地提出人才培养方略,规划学生的大学生涯,导航学生的精彩人生,点燃学生的激情梦想;帮助引导其确立价值目标、学业目标、能力目标和生活目标,同时定期安排“师生零距离交流”活动。学校正逐渐构筑起讲求重视学生实际,讲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讲求以关爱之心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学生才学与技能的特有的民族地区的教育特质。

在日常管理中,学院教务处积极示范并引导教师大胆进行“职业素养+核心技能”的课改创新,充分使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方法,激发大学生“动手动脑、做学合一”的学习行为,培养其批判性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一堂堂丰富多彩的智慧课堂,令原本目标模糊、基础不好、习惯偏差的大学生们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前途……

校企合作

在育人规格上,四川应用职院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技术管理与技术服务型人才。这些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在于具有20多年办学经验的四川现代教育集团的强大支撑。其所属的10多所学校与来自北京、上海、江苏、重庆、天津等150多家全国知名企业建立的实习与就业合作网络,已经形成良性循环,这也为四川应用职院的校企合作搭建了宽阔的平台。在实施过程中,学院千方百计让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推行的“政府、行业、学院、企业”联动,“学校与行业、专业与企业、教学与生产”融合的“四方联动、三重融合”的办学形式正悄然兴起。例如,学校与西昌华宇轮胎有限公司深度融合,建立了“前校后店”的“校中厂”;与西昌航天幼儿园建立了“前校后园”; 与西昌南红玛瑙协会正在建设“南红玛瑙艺术博物馆”和实习工坊;与北方汽修、成都银河教育中心等企业和机构也达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意向。

德育 人文

常言道:“身不修,行何为。”每年,来四川应用职院读书的大学生中,彝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50%以上。他们如何与汉族学生和谐相处,避免矛盾出现,是摆在学院面前的头等大事。为此,学院构建了以学生处为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思政基础部、校团委、学生会、教务处等分工合作、共同参与的情商教育体系,一是通过老师们适时寓民族团结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二是通过学校层面的专题讲座、影视收看、干部培训、民族文艺、社团监督,以及主题活动月等方式,形成了从课堂情商教育到课外情商实践的大学生情商教育链,三是将民族文化的学习引入课堂,让同学们加深对各民族的了解,从而增进了全院同学间的友谊,从源头上遏制了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可喜的是,该校至今未出现一起发生在大学生间的民族纠纷。

人文素养是应用型大学远航的“压舱石”。四川应用职院坚持“做人”与“做事”并重的原则,同步涵盖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与职业素质。近年来,通过“党建工作、社团活动、典型示范、文化育人”的“四个品牌”为抓手,来实现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环境、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办学宗旨。

为推动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扩大知识半径,促进全面发展,学院定期开展的青年党课、学术讲座、体育类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和技能竞赛,为其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宝贵的领导能力和社交能力搭建了一流的舞台。常态化推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周末奉献2小时”校园文明倡导行动,选派志愿者到餐厅、到教学楼楼道维持秩序,到校门口公交站台维持上车秩序,大学生志愿者们周末走出校门,深入街道、福利院、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塑造了大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

学院每年的演讲比赛、运动会、红歌会、游园活动、迎新会、欢送会、校园好声音,以及Cosplay动漫社、文学社、棋牌社、尚舞社、排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等20多个缤纷多彩、寓学于乐的社团组织的蓬勃开展,为学生排解精神压力,培养兴趣爱好,发挥个性特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优化了学生的高尚品格和综合社会实践能力。

创新 创业

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旋律在中国大地奏响以后,四川应用职院立即响应祖国号召,积极引导大学生融入创新创业的洪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风貌组织学子们踊跃参加,积极创新。为此学院成立了以院长挂帅的领导小组,建立了创新创业学苑,开设了创新创业课堂,改革了创新创业学分,建立了大学生创业俱乐部,设立了创新创业资金,指定专门教师辅导学生创新创业,同时,与凉山州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合作,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孵化,使一批活泼聪颖、敢作敢当的大学生在四川应用职院茁壮成长,为加快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提供了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

2014年6月,学院举办者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苏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并受到部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6年2月,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来到学院视察调研,对学院的办学给予了肯定。2016年3月,苏华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作了题为《增加职教高考,做到因材施考》的大会发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正在经历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发展起来的四川应用职院师生,从未停止过奋斗和探索的步伐。

今天,四川现代教育集团正投资把学院打造成3A景区校园,为现在和以后来这里求学的大学生们提供更高质量、更高品位的育人学苑。

今天,不负众望、勇攀高峰的师生们正怀揣梦想,满怀信心,不断创新,攻坚克难,努力开创攀西职教的新未来。

原文链接:http://sczxb.sczx.gov.cn/html/2016-06/21/content_29789.htm